简体 | 繁体 | 无障碍 |关怀版
天气情况
无障碍 关怀版
微信
微博
百姓谈
返回顶部
五、农耕文明及传承
来源:巴彦县人民政府
时间:2022-10-07

字号:

巴彦县有史以来一直被誉为“江省粮仓”,是全国农业大县,商品粮基地县、农业强县等。

所谓农业大县,是因为农业一直占据经济主体地位,农业生产水平比较先进发达,对国家粮食贡献巨大,对人民安居乐业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。

几百年来形成的具有巴彦特色的农耕文明,成了巴彦县经济、社会、人文发展的基石,造就了世代不胜枚举的精英。培育了“农无惰气”,“仕无骄习”,“淳朴厚重”的人文风情,也束缚了改革开放以来奋发进取的步伐。

巴彦农耕文明的亮点,或者说是特质,突出的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

农耕历史久远

早在西周时期,肃慎为西周“北土”,巴彦属肃慎之地。虽处氏族部落阶段,但是原始农业已经出现,肃慎之地出土石锄、狍角锄、石磨盘,说明已进行锄耕。

汉魏时期,巴彦为夫余之地,其北界为“溺水”——即松花江西段,松辽平原。《三国志》曾记述“土地宜五谷”。也曾“出土铁质农具”(东北史纲要)。

唐朝时期,巴彦属渤海国,位于其西北境。《东北史纲要》(P178),曾述“牡丹江、图门江、松花江中部流域,农业比较发达,成为社会生产主要部门”。曾出土铁铧、铁镰,用唐朝传入《长庆宣明历》先进历法指导农业生产,农作物出产多“粟、麦、豉”。从公元696年渤海国建国,至公元925年被辽国所灭,渤海国凡十五世、延绵二百二十九年(P192)遗族一部分留松花江流域。

辽代,巴彦属生女真,在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,设有五国部,头城在依兰。(P205):“辽国农业在汉族影响下,有了发展。”“筑城郭、立市里”,“安置汉俘,垦艺荒地,务农耕,在阿什河督民种植五谷。”。

以上说明,农耕文明在巴彦发展比较久远。

聚落发展密集

巴彦县人居聚落的形成,呈现阶段性的密集融合。

隋唐时期,为靺鞨黑水部,金史记载巴彦境内有三个部落,泥庞古部,居在帅水,就是现今的少陵河,据考证,在西集镇新宏村的东城子就是泥庞古部的抹离海村;唐括部,金史记载景祖昭肃皇后唐括氏多保真生于帅水隈鸦村,即现在县城东南5公里,五岳河旁的富江乡富江村小城子;术甲部,居琶里郭水,即今之黄泥河,是巴彦、木兰界河。1970年在松花江乡出土的“夺与古阿邻谋克之印” 和“1984年在临城乡顺合村出土的“副统之印”皆为金末之官印。金代实行猛安谋克制,三百户为谋克,十谋克为猛安,可见聚落形成规模,巴彦区域已经比较繁荣。永乐四年闰七月(1406年),在巴彦设立亦玛剌(山)卫(即驿马山)。元代初,巴彦为帖木格斡赤斤的封地,后属辽阳行中书省女直水达达路,仍归属亦玛剌(山)卫。

至清代,随着呼兰置城建府,巴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。至道光五年(1825年)举办新旧官庄70多所,额地42000垧,增设台站促进开垦,每台额设壮丁15名,每丁拨地60亩,10丁设一庄。咸丰年间,因当地官府拟奏请弛禁官荒,流民闻风趋至,有些旗丁便将“公中闲荒”圈占起来,或自垦自种,或把自垦之地转租与流民,成为“老圈地”;有些旗丁以其牛具、籽种招佃,成为“牛力地”。咸丰末年,老圈地达4500垧,牛力地多达23000垧。站丁也圈占土地,招垦食租,仅台站老圈牛力地就达6000余垧。咸丰九年(1859年)巴彦苏苏旗兵、屯丁招民户3500余名,查出垦地8000余垧。咸丰十年(1860年)清政府诏许开放蒙古尔山一带闲荒。从咸丰十一年(1861年)至同治七年(1868年),共放出毛荒20余万响。1868年呼兰厅境共丈出熟地19.8万多响。

巴彦苏苏在咸丰十一年(1861年)放出毛荒76800垧。同治元年(1862年)是巴彦建治元年,招民已逾2100户,已放垦地多达14万垧。这年巴彦苏苏地方添设民官,以资治理,设置呼兰厅,同治三年(1864年)呼兰厅理事同知衙署在巴彦苏苏中兴镇建成,呼兰厅移衙巴彦苏苏,与呼兰旗营分疆而始。厅属巴彦、木兰、绥化、海伦诸地。至光绪十一年(1882年)呼兰厅所属十二段地,共有熟地752400垧,是土地面积最大时期。从清初至光绪十三年(1887 年)的200 余年中,江省旗户经休养生息仅及4 万,丁口仅25 万。 而呼兰、巴彦、北团林子“三城兴屯之后,不满二纪,民户已及3万,其不入册籍联类聚居谋生更不可指计”。

呼兰厅自议垦以后,“直隶、山东游民出关谋生者日以众多”, 流民一旦闻风议放,便蜂拥到此。仅同治元年(1862年)大荒沟(现兴隆镇南)就查出农民4100余人。流民的大量涌入,也加速了经济的发展,以农业为基础的其他各业相继发展起来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 年)升呼兰厅为呼兰府,移治于呼兰城,巴彦苏苏改为巴彦州,归呼兰府所辖。后分大小木兰达段设木兰县,划黄泥河以东归木兰县管辖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 年)县境内有耕地26. 5 万垧,农业生产已具备了相当规模。巴彦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。

巴彦县的发展,随着人口流入,聚落迅速增加。至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全县分九区,共有屯落窝堡716个。1913年(民国2年),巴彦清丈土地,至1916年结束,清丈共丈原荒25.9万垧(389万亩),丈出原熟地9万余垧,反映出巴彦聚落发展也具相当规模。

粮产丰饶富足

据《呼兰府志》记载,自同治元年(1862年)八月,清在巴彦苏苏设呼兰厅以后,由于屯丁肆力开垦,加上地温土腴,粮产最丰,仓储最裕。“壮健单夫治二、三垧地,供八口家食,绰有余裕。大量盈余粮食转输江省各城。从乾隆初年开始,呼兰运粮一、二十万石饷齐齐哈尔,黑龙江墨尔根三城,岁以为常。记载粮产销往外地情形谓“每岁十月封冻,迄次年二、三月冰沣,运粮车辆,道路络绎,车与车相衔接,深宵蹄铁踣地声渊渊震枕席间,昼出则道路为之壅塞,日至两千余辆,少亦千辆”。粮食不仅大量运往外省,而且还销往国外。大豆“岁恒数百万石,远销英日各国”。其他产品,如烟、酒、油、兰靛、苴麻、鲜鱼等等,除当地消费外,还“北运各城,南运吉林各属,入冬则车马相接,日夜喧阗”。被誉为“江省粮仓”。

民国时期,江省粮仓的地位更加显现。被誉为黑龙江省产粮大县“呼海巴拜,绥化在外”的其中之一。当时耕地25.7 万饷,年输出粮食七、八十万石。据《满洲地志》记载,宣统元年(1909年)全县粮豆播种面积25. 7 万垧,高粱、谷子各占30% 多,小麦占20% ,大豆占10% ,玉米杂粮很少。到伪康德3 年,全县大豆占31. 46%,小麦占26.13%,谷子占17.93 % ,高粱占16 . 9 %。自1860 年招民垦以来,巴彦人民勤于耕作,努力农事,把“榛莽遍地,野兽出没”的北大荒,用几代人的汗水开发成粮豆之乡。

新中国成立后,过去的江省粮仓,成为全国的商品粮基地。

在1945 年巴彦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时期,在共产党的领导下,实行耕者有其田,全县284,200 名农民分到土地166,279垧(249.4 万亩)平均每人5.8 亩。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,粮食单产由130 斤增长到150 斤左右。在1950年至1952年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,全县三年粮食平均总产41,414万斤,比1949年增长了24.3%。1953年-1957年,合作化时期,五年平均总产36,755.8万斤,1958年至1962年大跃进时期,五年平均总产达到42,218.6万斤,比农业合作化时期增长14.8%,在1963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,三年平均总产达到46281.7万斤,在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期,开展“农业学大寨”运动,十年平均总产达到72379.9万斤,巴彦成为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县。1976年至1980年的五年中,巴彦的粮食生产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中保持了稳步发展。其中1980年粮豆总产达到9.4亿斤,是建国时的三倍。

198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,巴彦县被国家和黑龙江省确定为商品粮基地县和大豆生产基地县。相继,又被国家和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、商品猪基地县以及商品渔基地县。1986年至2000年15年间,粮食总产量年均845008吨,平均每年增长5.37%;粮食商品量15年平均每年为141310吨。

农业亮点纷呈

有史记载以来,巴彦农业稳步发展,农耕文明亮点纷呈,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。农业生产在新中国成立后,一直占据全省领先地位,并为国家不同时期的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。其突出亮点是:

1916年1月,在县城东南隅建巴彦县农林试验场。

1922年春,朝鲜族农民裴焕信带领全家24口人,到巴彦县天字牌姜家店屯(现松花江乡七一村)种植水稻15垧,是巴彦县种水稻之始。

1939年,有200余名朝鲜人从阿城、尚志集体移驻到巴彦县西集东城子,建东城农场,开荒种植稻田。

1946年,巴彦果树场培育地产果巴彦大红袍李子,驰名省内外。

1947年,土地改革将249.4万亩耕地分给28.42万农民,人均分得土地8.78亩。

1957年,巴彦县生产的大豆,以质量好,商品率高驰名,在印度尼西亚万国博览会上展出。

1958年,西集裕民村农民马青山土豆芽栽经验,11月27日《人民日报》报道,农业部在巴彦县召开“土豆芽栽”现场会。1959年9月,农业部,商业部在巴彦县召开“两豆”(大豆、土豆)现场会议。

1967年,县农业局派人员在海南繁育玉米单交种,一直延续至今。

1974年,巴彦县参加《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展览》,8月《人民日报》长篇报道巴彦经验。

1981年,全县粮食总产达11.7亿斤,粮豆平均亩产543斤,交售商品粮6.3亿斤,列黑龙江省之首,全国第四名。

1988年,巴彦开展大豆亩产200公斤模式化种植试验,千亩方获得成功,后经国家鉴定,确定为“永常大豆生产”模式。至1991年成为全国闻名的大豆栽培模式,在东北及黄、淮、海地区广泛推广应用。

1992年8月,经考察谋划,县农业局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班,1993年参加全国绿色证书工作会议。巴彦县被确定为全国50个“绿色证书”试点县,1994年被黑龙江省确定为试点县,多次在国家和省农民绿色证书技术培训会议上介绍经验,1996年被国家评为先进县。

1993年2月5---6日,黑龙江省首次农业科技大集在巴彦县举办,省地领导及涉农部门参加,全县4.3万多农民参加科技活动,以后连续举办多年。1996年省人大决议将每年的正月十六定为全省农民科技节,农业科技活动形成规模,为科技推广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。

1995年,经过多年的努力,国家农业小区综合开展项目从1991年开始,取得多项成果。是年,国务委员陈俊生来县视察,为“巴彦沿江排灌站”题名。

1996年5月,国家科技攻关项目“大豆核心试验区”落户巴彦县。

2000年9月,巴彦县承担的“九五”重点科研攻关项目“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”正式通过国家验收。

除上述亮点外,还涌现多名先进模范人物。

1952年12月,松花江乡五一农业合作社主任高桐作为省劳动模范参加赴朝慰问团。

1966年,松花江永常大队党支部书记张淑范参加北京国庆观礼。

1969年,永发红星大队党支部书记刘丽娟参加北京观礼。

1973年,长春公社大众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录曾当选党中央九大代表,是年,再次当选党代表,参加中共十次代表大会。

1989年,富江乡种子站长刘焕奎获国家“五一劳动奖章”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其培育的巴丹1-5号玉米种在省内推广应用,成果卓著。

社风崇尚图新

巴彦的历史是古老的、悠久的,也是年轻的、新兴的,充满活动的。从建治之始到现在一个半世纪中,巴彦这块神奇的土地,广泛吸吮着民族的优秀文化,继承发扬着各时代的文明精化,随着历史的进程,社会的进步,生产力的发展,也逐步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巴彦社会风情。在大连图书馆珍藏的康德四年出版的《巴彦县地方行政之一斑》的一文中,对巴彦的风俗作了精辟的表述。谓“本县境内,风俗质朴,不尚文华,民生憨直,各守其业,男尚廉耻,女守贞信,均皆勤俭自励,且士无骄习,农无惰气,工商各以信义自守”。这是对巴彦独特的群体风貌的高度概括,也是巴彦社会风情的真实写照。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,巴彦形成的社会风情,营造了巴彦的社会进步,雕塑了巴彦的独特文化。

1、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

史书曾载:巴彦“农无惰气”,“士无骄习”。这是对巴彦社风的高度概括,是巴彦民风的真实写照,也是巴彦农业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,巴彦人民的淳朴与勤劳,巴彦社风的厚重与进步,而形成的勇于开拓,艰苦奋斗的“早抢抗精神”,成为巴彦人的独特风格,宝贵的社会风尚,难得的精神财富。巴彦并非世外桃源,大自然亦不可能尽于恩赐。有史以来,多数年份遭受冰雹、旱涝、风虫、霜冻灾害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据1950年到1985年的36年统计发生较大自然灾害的就有26年。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实践中,巴彦人民总结和创造的“早、抢、抗”的核心内容是,在发展农业生产,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,做到思想早认识,措施早制定;抢时间、争主动、减灾害、保效益;抗灾自救,强化基本建设,增强抗灾能力,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,降低灾害程度,力争大灾之年夺得丰收。自80年代以来,巴彦的“早抢抗精神”,已经成为巴彦人民同大自然斗争的法宝,成为抗御灾害,发展经济的社会精神力量。

巴彦人民把“早抢抗精神”落实到抓短期抗灾与加强基本建设、改善生产条件结合上来,增强抗灾能力。1976年至1980年全县坚持实行专群结合,大搞农田基本建设。1981年至1985年,全县发扬“早抢抗精神”,坚持“旱涝兼治”,增加有效灌溉面积,扩大防洪除涝面积,水土保持面积,大面积、大投入、多年度集中治理,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,保证了农业的稳产高产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巴彦人民继续发扬“早抢抗精神”,一手抓“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”,一手抓“旱改水”,扩大水稻种植面积。

1985年以来,全县在实施农业综合治理过程中,狠抓中低产田改造,小流域治理和农业小区开发,收到显著效果。全县通过增肥改土,改垅保土,营造水土保持林、田间防护林,修建、完善排灌工程,治理大小沟壑,改变粮食生产环境,使农业生产逐步走向“高产、优质、高效”,持续发展的轨道。“早抢抗精神”在减灾、增产,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上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。

2、崇尚科技的农耕文明

“江省文风,东荒称盛,巴彦尤著”,这是史书记载过去人们对巴彦文化的评价。而在新中国成立后,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,巴彦的地方文化,又有了新的发展,充添了新的内涵,进入了新的阶段。这就是溶入了崇尚科学技术,追求现代文明,并使其转化为生产力的新的社区文化,进而实现了农业经济快速发展。

多年的突出表现是:栽培技术敢于创新,使用良种善于更新,科技普及勇于争新,带来了显著的成果。无论是玉米的大双幅,大豆的永常模式等栽培模式的创新,还是玉米巴丹号种子培育推广,乃至农民科技培训,农业科技大集,农民绿色证书制度的长期坚持,都反映出巴彦人民崇尚科技,追求卓越的特质品格。

3、厚重淳朴的人文理念

巴彦县从建制时起,始终注重人才的培养,曾先后涌现出杰出的社会精英和农业战线的先进人物。新中国成立后,先后涌现的松花江的高桐、张淑范,兴隆的贺景林,万发的李继堂,振平的宋彬、周淑萍,长春的张录,康庄的李朝河,永发的刘丽娟等,都是农民的突出代表。

注重培养典型,发现树立时代的楷模,一直是巴彦坚守的人文理念。巴彦县坚持几十年不变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模式的发展,模式化栽培技术的推广,均在于人才战略的坚守与实施。

总之,勤奋、淳朴、尚德、求新的巴彦农耕文明,不仅创造了历史的辉煌,而且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,必将展现耀眼的时代风采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Document